Thursday, March 25, 2010

谈时间《人间三间》


在人间的生活当中,『三间』是最重要的。『三间』如果处理得好,幸福安乐;处理不好,烦恼无边。
所谓『三间』是--
第一是时间。守时的人生非常重要,对于约定的时间要遵守,所以有『限时专送』、『限时完成』、『限时履约』。时间对吾人非常的重要,从小我们都读过:『日历日历,挂在墙壁;一天撕去一页,我心多么着急。』因为人生一世,有一定的时间,一年复一年,一日复一日,人生几何?怎能不重视时间呢?
第二是空间。空间对人生非常重要,从小我们就知道要争取一个座位、争取一个床铺,总希望能有多一点的『空间』。及至进入社会,争土地,争房屋,也是希望自己多拥有一些『空间』。多少人为了争『空间』而闹上法庭;路边经常可见一些交通事故的现场,有人在争执,也是为了『空间』在计较。甚至国与国之间,为了领土空间而战争,死伤无数。虽然是宇宙宽广,夜眠不过八尺,但是谁愿意放弃『空间』呢?
第三是人间。也就是人与人之间。人我之间如果关系良好,相助想成,这是很大的福分;如果相嫉相斥,则痛苦不堪。人我之间,重要的是互相尊重、包容、谅解、帮助,如果有一方不能体谅另一方,则人我之间必然会发生问题。相爱的夫妻闹婚变,就是不善于处理『人间』;多年的朋友反目成仇,他们的『人间』必然有了问题。所以,人我之间如果不能恰如其分,不能合乎情理,就会产生烦恼。其实,每一个人都只是世间的一半,甚至是三分之一;『我』以外还有一个『你』,你以为还有一个『他』,你我他之外,还有周遭接触的各种人等,所以人与人之间,是一个多么难处理的问题啊!
人生三间,对于时间流转,除了自己遵守时间以外,由不得我来掌控。至于时间的运用,各有各的据点,每一寸空间都有它的主人,我们不能不以合法来拥有。只有人我之间,端视我的智慧、本领、福德因缘;我应该把多少给与人间,才能和谐人间?如果我能圆融人我之间,人间就会回报我以安乐。
所以,人生三间,我应该如何游走呢?就看吾人的智慧与修养了。

如何利用时空
行善要趁早,求法要及时,我请问大家;你们在这短暂的人生时空中,是怎么样生活下来的呢?有没有把握时间行善求法?有没有利用空间自利利人?
佛经里有个比喻。有个国王身边经常有左右两大臣,国王喜欢左边的大臣,不喜欢右边的大臣。右边的大臣觉得奇怪,不明白自己何以失宠,是好密切注意对方的一举一动。不久,他发现自己不受宠的原因了。原来每一次国王一吐痰,那个受宠的大臣就立刻伸脚去替国王把痰擦掉,借此赢得了国王的欢心。这个大臣恍然大悟,立刻如法炮制,可是每次都慢了一步,赶不上对方的时间,一直争取不到替国王擦痰的机会。
后来他想到一个捷足先登的办法,下定决心非抢到先机不可,就在下一次国王要吐痰的时候,他看准了时间空间,飞起一脚踹上国王的嘴巴替他擦痰........这下可好,不但把国王的门牙都擦掉了,还擦得国王满嘴都是血,也终于抢先一步把国王的恩宠完全擦掉了。
贪爱愚痴的人,永远不懂得利用时空,甚至错过了时空,只有懂得利他利众的人,才能把握无限时空。
有一个日本大官问泽安禅师如何处理时间:『唉,我这个官做得真没意思,天天都要受恭维,那些恭维话听来听去都一样,实在无聊。我不但不喜欢听,简直有度日如年的感觉,真不知这些时间该怎么打发才好?』
禅师笑笑,只送给他八个字:『此日不复,寸阴尺宝。』意思是说:光阴逝去就不再回来了,一寸光阴一尺壁,要懂得珍惜啊。
现在大家讲『节约』,只知道用东西要节约,用钱要节约,不知道时间要节约,感情也要节约,欲望要节约,生命更要节约,一切心念和行事都要适当节制,不可以放纵泛滥,才是懂得利用时空的人。

珍惜时光
据报道,有一位心理学家,抽取三千个人做实验,问他们一个简单的问题:『你怎么样过日子?』统计结果发现,三千人之中,有94%的人只是忍耐今天,等待未来。等待有什么事发生、等待还是幼年的孩子长大自立门户、等待下一年的来临、等待另一个向往已久的旅行、等待明天。
在我们的生活中,确实有不少人,不曾体会过我们只有今天,因昨天已过,明天尚未到来。苟且的心态,滞阻了多少应该做而未做的事情。尤其在讲究『生涯规划』的现代社会,大家更应该了知『自己』,如何自我定位于一份工作上,而好好发心奉献,不可再漫无目的地『等待』中,把『现在』牺牲掉。

Thursday, March 18, 2010

任性的代价

有一位修行者词养小蛇,人家好言相劝蛇不堪信任,否则往后会有生命危险,但是他却说已视蛇为兄弟,没有蛇就活不下去。

佛陀在祗园精舍的时候,有一个比丘非常任性,因此佛陀就对他说道:『比丘啊!你不但今生任性,前生也是任性的,在前生你曾不听博士的忠告,因任性而丧命哩,让我讲过去的事让你知道吧!』
那任性的比丘非常欢喜,因此洗耳恭听着,佛陀就说道:从前,在迦尸国的某富者之家,有一少年,到了通达事理的年龄,知道因欲望而生的痛苦与由无欲而得的幸福,便舍了欲望,出家入喜马拉雅山修仙学道,得了五神通,安住于禅定之中,后来被五百个修道者围绕,为大众之师。
一日,一条小蛇无端爬进了某行者的室中,行者珍爱这小蛇犹如自己的儿子,给它睡在竹筒里,这条蛇是因为住在竹筒里的,大家就叫它『竹』,又因为行者爱蛇如儿子,大家就称他为竹的父亲。
一日,那少年闻知某行者词爱蛇的事,叫人去问他道:『听说你把蛇郑重地词养着,是真的吗?』据回答果有其事,便问道:『蛇不堪信任,不该珍爱!』
那行者听说便道:蛇与我谊同兄弟,我无蛇就活不下去!』
少年告诉他道:『你会因蛇丧命的!』
那行者违背少年的教诲,不能把蛇舍去,过了若干时候,行者们出去采集野生的果实,因所住之处是果实不易得的地方,需在那里耽搁二三日,『竹的父亲』,也把养蛇的竹筒加了盖以后,随众前往,在那里过二三日,然后大家回来,就以食物去词蛇,揭开盖子伸过手去道:『喂!孩子,你饿了吧!』
蛇因不食已经二三日,发怒去咬那伸来的手,咬死了行者,逃到森林中去了。行者们见到这事,来告诉少年,少年厚葬那行者,坐在隐者们中央,教诫他们道:『人若对爱己的忠告,不肯听受,必至死灭,犹如那竹的父亲。』少年这样教诫他们后,自己得到往生无色界的果位。
佛陀讲述过去的事情以后,又说道:『比丘啊!你不但今生任性,前生也是任性的,以此之故,曾为蛇所咬,至于灭亡,那个劝告你的少年就是我。』比丘听后,生起忏悔心,从此改去任性的坏脾气。

Wednesday, March 17, 2010

五月里的旅程《十三》



金龙山万佛寺
从东海岸回到吉隆坡后,在吉隆坡待了两天充电。养足了精神后再次的踏上未完的旅程,这次是从西海岸往北走,我们依然还是选择走老路,也就是联邦公路。到了万挠郊区,我们的早餐也就是在这间素食店解决了,这间素食店的素食还蛮好吃的。
金龙山位于雪兰莪州万挠郊区,远离市区烦嚣,清晨披轻雾,夜晚凉如水,山林环绕,环境幽雅,正是静修的好地方。该寺院占地总面积16英亩,已开发的仅3英亩,可供发展的空间仍然很大,并且蓄意保留青葱地带,可见该寺住持的文通法师很有远见。金龙山万佛寺也是马来西亚规模算大的寺院之一,巍峨屹立,气势宏伟,颇有中国佛教丛林的景象。
万佛寺的大殿非常的宽敞,大概可容纳约五百人共修,除了该寺常年举办的佛七及拜忏法会,也出借给其他大专院校佛学会,举办生活营。值得一提的是该殿大门,乃用缅甸柚木,不用朱漆保留原色,另外由中国工艺师加工,饰以西藏八吉祥锏雕,沉厚壮观,本地罕见。大殿前有左钟楼右鼓楼,大马的许多道场,由于面积所限,无法拥有钟鼓楼建设,而金龙山的晨钟暮鼓也就成了该寺特色。为了那些参加共修活动者的住宿著想,该寺也分别建有男女两座寮房,并在正中保留一片广场,这里视野辽阔,倚栏远眺。

Saturday, March 13, 2010

五月里的旅程《十二》

彭亨佛教会也是我这次出游到东海岸想要拜访的地方,这间佛教会的规模也相当的大,占地也相当的阔。当车子缓缓的驶进这所佛教会时,眼前先看到的就是万佛殿,万佛殿是这所佛教会的主体,建得相当的宏伟。在万佛殿右边的就是刚刚建好的洗肾中心,后方有一个开采石头后留下的人造湖,湖的后方就是一座石山。
这所佛教会的节目与活动也相当的丰富,这里的居民也太有福报了,有如此庄严的佛教修行道场,又有如此多的同参道友协力的护持着这所道场。当我看了这里的布告栏时,才知道这所佛教会的活动可以说是从年头办到年尾,似乎都没有把时间空置着,不得不佩服他们的用心与热心的付出。
这里的洗肾中心是成立于1996年,以不分种族、宗教和信仰提供廉价洗肾服务予无法应付在私人医院昂贵治疗的病黎。之前的洗肾中心只能容纳 12 架洗肾机,在善长仁翁伸出援手,慷慨解囊支助新的中心后,新的中心也终于如期的建成。而刚刚建好的洗肾中心就能够容纳35架洗肾机,为逾百名病患提供服务。
彭亨佛教会后方的圆湖,景色也相当的宜人。 建在这个湖上、湖边有待渡亭、 掬月亭舆壁观亭。这里在旁晚时分可以看到好多人到来这里散步与观光。这里可以说是人们想寻找清净心的好去处了,坐在亭里看着夕阳,可以说是一种赏心悦目的事了。

安座大雄宝殿的白玉佛,也是世界最大的白玉佛像,是经历千辛万苦,从中国雕塑而成,运往这里的。汉白玉释迦牟尼佛象,佛身高十尺,由莲花座到背后佛光总高十八尺,重量达五十公吨。汉白玉洁白无暇,最适合代表世尊的庄严相好了,因此他们不惜劳苦,长途拔拔远征中国盛产汉白玉佛的四川宝兴县的石山,选取制作佛像最佳的材料。佛像的选材、雕塑、运输到安座的过程可说是千曲百折,一点也不简单。
当初,资深的玉石鉴定家在秋末之时远赴中国四川上山挑选精石,直至大地放春才找到合适的玉石。佛像包括佛身、莲台与背光组成,而佛身部份要求无驳接,绝非 易事。设计师、雕刻师与玉石厂家深入讨论后,限于道路崎岖,将其运下山也不容易。最终佛身定案极限十尺高(加上莲台、背光总高十八尺)。整块十尺高的大佛 荒料重约卅吨,需进行打荒。依照初胚,将玉石凿剩十五吨,才运下山。下山的路上,前有开路车示灯警戒对头车辆,后有维修卡车护送,以防半途发生故障。佛像 由宝兴县运至成都火车站路程全长两百六十公里,中途在雅安市遇上豪雨,导致山路崩毁,需等当局抢修两个月后才能把佛像运抵火车站。由成都至北京,全程耗时 七日七夜。佛石运抵后,原订在北京清华园卸货的佛石,由于重量超出该卸货站的十五公吨航吊极限,于是佛石又转换到可吊称重达廿公吨的清河站下卸,最后才把 玉佛石像运至北京建筑艺术雕塑厂。在北京雕塑厂,此庄严美观的释迦佛是由中国着名佛像雕塑大师刘大为亲手策划督促雕塑,并由十七名巧匠日夜值班,费时两个 多月始雕刻完成。佛像雕刻完成即运往天津港,再海运至巴生港口,上岸后分三部卡车运载至万佛殿。过后,再由北京雕塑厂厂长带领三位北京高级雕刻师前来关丹 万佛殿负责安装与最后装修工作。两周后,一座庄严的汉白玉佛像,终于安座在万佛殿须弥座上。从此,我国佛教艺术文物增添了一件宝贵资产。
我们在彭亨佛教会待到旁晚时分才离开,而后再到关丹市中心走走,关丹的市中心还算整齐。在这里条条大道也几乎都是高速大道,这里的外环大道也算是蛮齐全的,去哪里都相当的方便。我们也只是在这里待了一阵子,而后就开始驱车离开了关丹朝吉隆坡而去,也就是结束了东海岸之旅。东海岸这个地方,我会再次的从游,这里的碧海蓝天真的是太漂亮了。下一次从游时应该是吉兰丹、乐浪岛和停泊岛,还有就是肯逸湖了。

建在关丹市中心的这座回教堂,在周围古老的建筑物衬托下显得格外的突出,宏伟的建筑从远处就可以看到。

Friday, March 12, 2010

谈潜能《人类的潜能》

据苏联的潜能研究专家研究所得,一个人只要用潜能的50%,就可以精通四十几个国家的语言,还可以得到十个以上的博士学位。
至于潜能要如何开发呢?
有一个酒鬼,喝得烂醉如泥,走到坟墓旁边,不小心掉进一个准备隔天放棺材的大坑中,怎么爬也爬不出来。心想:算了,明天再爬吧。
不一会儿,听到一个声音,原来另一个酒鬼也掉下来了。前面的酒鬼打算静观后面的酒鬼如何爬上去,岂知后面的酒鬼也是烂醉如泥,爬了几次还是爬不上去。前面的酒鬼看了不忍心,迸出一句话:「老兄,你就别费力气了。」没想到后面的酒鬼听了这句话,一下就蹦上去了,他心想:「这里怎么会有声音,莫非见『鬼』了! 」
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尤其遇到危急的时候,平时弱不禁风的人,一下子力气百倍;平时拙于言谈的人,遇到挑衅,也会针锋相对。
人的潜能就像能源藏在海底、埋在深山里,需要开发才能显现出来。根据专家研究报告,人有无限的潜能,但平时使用者,只是几万分之一而已。所以现在社会上流行脑力开发、心灵开发、幼儿开发等各种开发潜能的课程。
开发潜能,首先要肯定生命的价值,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有无限的价值,却不要以为自己只有五尺、六尺之躯,能有多少能力?能有多少作为?其实生命里面有无限的价值,即使小小一个平民百姓也能旋转乾坤,有时小兵也能立大功。所以我们要肯定自己,相信自己,可以为国家社会做出很大的贡献,为自己成就很大的事业。
其次,人要勇于面对现实,有的人经常慨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觉得很难在社会上立足,觉得现实太残酷了。其实只要我们以一颗平常心处事,只要我们把自我潜能发挥出来,只要我们做好自我的价值评估,然后勇敢的面对现实,必能有所作为。
当初佛陀开悟的时候曾说: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人人皆能成佛。人都能成佛了,还有什么不能的呢?所以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只是人往往沉迷于世间物欲,迷惑于世间的情感,把自己的真心本性蒙蔽了。现在我们只要清除自己心灵上的尘埃、污垢,涵养我们本自清净的心灵,如此自能把自我的潜能开发出来。

创造第二个春天
在我们人生的旅途上,不管从事的是士农工商那种行业,能顺着跑道往前走当然很好,但若碰到不顺遂时,就要考虑自己的能力,衡量自己的条件,跑两百公尺?四百公尺?一千公尺?或是马拉松?再换一个跑道,所谓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
不少人在工作上碰到逆境,或事业做得不顺,就以为是人生的末日,事实上并不尽然,人只要懂得换一个跑道,很可能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开始人生的第二个春天。
有的人在年轻时,很会赚钱,到年纪大时,不再汲汲地追求金钱;换个跑道,传承自己的经验,用讲演的方式,来跟大众结缘,这种转变,也是人生的第二个春天。
社会上有不少在感情上受到伤害的怨偶,有的去改嫁、有的再娶,只要合法,重新过婚姻生活,这也是人生的第二个春天。除此,我们也可以奉献自己的生命去做义工,从服务大众中得到很多快乐,那义工生活就是你的第二个春天。
人们常犯的毛病就是凡事只想到自己,若能换个角度多为别人设想,自然人缘会顺畅,世界会广阔,同时也开创了生命的第二个春天。
我们常常把自己的兴趣固定在某个方位上,一遇到瓶颈,就钻牛角尖,若能即时放下,换个管道、转个兴趣,所面对的空间很可能就是你的第二个春天。
人生在世,因世间「无常」,故没有定型,房屋有成住坏空、人有生老病死、时间有生住异灭。所以因为无常,才能将坏的改成好的;事情做不好,只要多花一点时间,总会把它做好,人虽贫穷,但只要下一番功夫努力,就会赚钱,在世间上,多少的第二个春天等待着我们。

Thursday, March 11, 2010

希望与盼望


希望与盼望在中文里不知道是不是大家都能准确的分辨其不同?在英文里面又如何分辨其意义的不同?

全世界着名的嵴髓损伤专家美国罗格斯大学的杨咏威教授来见过证严上人两次,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谈话中,「希望与盼望」这句话的意义深深打动他的心。上人说,「医师医病要给病人带来希望。盼望是当病人长年被病折磨,试过各种医师,已经不报希望了,但内心仍抱着一丝盼望,盼望有朝一日他的病能得到医治。」 这句话听在扬教授的心里感受特别深。杨咏威教授长年照顾着嵴髓损伤的病人。他理解嵴髓损伤的病人经歷的孤独和寂寞。

嵴髓损伤使他远离人群,他们经常必须孤零零的待在家里,因为疾病剥夺他的身体自由;远离人群久了,心灵也跟着封闭起来。这种苦,一班人很难体会。如何让这一群人的生命重然希望。一直深深的繫着杨教授的心。他一直问我希望与盼望应该如何用英文表达。我说很不容易,不过似乎可以这么说:As a doctor, we are all hoping to bring hope to the people who have given up the hope after underwent long suffering and yet are still expecting and dreaming to have someone to bring hope to them.

很难说我有没有翻译的很对。但是,与其说是这一句话深深的繫着他,不如说是他感受到上人说这句话的时候,所传达的对病人无可比拟的大爱与慈悲。是这大爱和慈悲让杨教授深深的震动。医病,医人,医心。这是多么不容易的情怀。谈话不只是措词而是语言背后杨咏威教授三十多年来医治过无数嵴髓伤病人,他致力于寻求新的医治方法,期望让嵴髓损伤者能重新站起来。他在众多的合作医院中,不只挑上慈济,更是希望与慈济扩大合作,他的理由是,他相信慈济的医师所追寻及考量的都是人类最重要的公益。在杨教授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成就一个科学家必备的人文情怀。

杨教授是美国爱荷华大学的文学学士,最后选史丹佛大学医学院就读,并成为一位世界级的杰出医学科学家。与慈济医疗合作的方案是运用干细胞来治疗嵴髓损伤的实验。在他身上所谈得经常不只是专业成就及专业领域,而是人文关怀,是生命的理想及理念。一个医学科学家能够在专业领域上获致成就,并不是为了个人成就,或得到巨大财富及名声,而是能真正位广大的病人努力,能真正以一个人的心情体会病人之苦。越是杰出的医学家,越是能扣紧生命的根本。

证严上人不断的鼓励医师能爱病人,关心病人身心之苦。他常常感恩医师们位他照顾好这些病人。其实这好像与专业无关,却是专业能真正成就的最重要动力。一个人能不断的超越极限,超越现有医疗科学的瓶颈,研发创新不是为了发明新药赚钱,不是为了赢得个人的专业高峰,而是能以病人之苦为苦,以病人之盼望为盼望。我常常在世界医流医学大师身上看到这种生命情调及人格特质。爱德华汤马斯博士,骨髓移植的发明者,1990年他荣获诺贝尔医学奖 ,因为他的骨髓移植之发现,拯救全球数万人的生命 。但是他一生到晚年都仍然继续就骨髓移植及治疗血癌病患的方法。专业的高峰不是他的终点,终点到了不是去享受,不是去追寻逸乐。而是仍兢兢业业的继续努力。在他看来,问题的存在才是他努力的原因。只要还有医疗的成效仍有问题,就是他奋斗不懈的动力。白色巨塔描述医院里的权力,慾望、男女关系的堕落,不都是对于生命缺乏真正的关注与热情,不缺乏对于人类的慈悲与关爱,缺乏生命的最终理想所引起的吗?只要我们仍然认为医疗成就是个人的声明、地位、金钱之满足,而不是基于对病人的挚爱,那成功之后的盲目贪欲以及因之而来的各种逃避,经常是无法避免的挑战。

证严上人不断的要求大医王人文情怀的重要性,正是医治现代专业人的病灶。这病灶何止是医疗,其他各种专业领域的人,为了追求自我成就高峰,在缺乏爱的灌注之下,高处不胜寒,极度压抑的扭曲,造成压迫式慾望的流泻,造成生命的极度扭曲,正是现代专业领域世界里最严重的问题。这问题,白日可能被光鲜给遮蔽着,可以被自信的智力结构否认着,但当白日迷人的外壳蜕下,无法抵挡的自我的空虚,又藉着慾望的宣洩而得以躲避。

诺贝尔医学奖得住李 · 哈维尔因为发现癌症的躲避机制,在2001年得到医学界最高的殊荣。但是他真正让他追寻不懈的却是生命内在的奥祕及意义。他来见上人两次,请益的都是人类内在生命的意义及价值的追寻。他说他过去半个世纪的岁月在追求外在世界的奥祕,他得到很大的愉快,但是五十岁之后他转而了解人内在的心灵结构。他在佛教思惟里找到些许的安慰。他见到上人彷彿看到一个生命决者一般的惊喜及吸引。他问上人,世界上有没有一个地方,能教导人们,同时认识外在及内在世界。上人回答他,人的本心如同佛心,本自清净自如,但是心能与万物映合,能印照万物。当外物移开,转变,心不因此执着或染着,就能得清静自在。

有了专业的高度,又不以此高度自恃,不以外物的「有」捆绑自己。这是人清静的本源。而爱,让我们挣脱这个桎梏。有爱的人不会只关心自己的成就和专业高度。有爱的人不会只追求发展研究,而忘却救治众生的生命本怀。有爱的人生,不会高处不胜寒,而寻求幽暗的慾望满足,作为心灵空虚的逃避。爱他人的动力,让我们能结合内在及外在的力量,共同缔造新的专业高度。这正如杨教授的感触,找慈济做长期合作,因为慈济人追寻的是人类最大的公益。

德不孤,必有邻。当我欣慰于远方的友人对慈济深刻的肯定及嚮往之际,我们不禁自问,面对一个近在咫尺的心灵巨人,我们真正看见他了吗?我们真正体认了他所展现的对自身、对整体人类丰沛的价值了吗?

资料来源: 人医心传 第45期 社论